2010年8月4日,“洛桑到北京”第六屆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河南展年)入選作品評審會,在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德高望重的評審委員會主席溫練昌教授主持了此次初評工作。自2010年5月25日~7月25日的兩個月內,2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30位藝術家報名參加了本次展覽。他們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秘魯、挪威、瑞典、芬蘭、中國及中國臺灣、香港、澳門等,報名作品共計380件。其中國外報名作品107件,國內報名作品273件。
20世紀50年代末,法國人讓-呂爾薩和他的朋友彼得?鮑里(時任洛桑裝飾藝術博物館館長)開始進行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壁毯藝術雙年展的策劃。自1962年開始,來自不同國家和領域的藝術家們加入到這個展覽中來。到1992年,洛桑雙年展共舉辦了15屆,每一次展覽都推動著這一領域的藝術創(chuàng)作向前發(fā)展,新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表現(xiàn)手段使它逐漸擺脫了傳統(tǒng)壁毯藝術的束縛,成為人們嘗試、表達纖維藝術觀念的新舞臺,在這個舞臺上呈現(xiàn)的纖維作品,不斷豐富著人們的視覺,扣動著人們的心弦,激發(fā)著人們的思考。
1996年,洛桑雙年展由于作品內容和財政上的原因宣布停辦,這個曾經凝聚了世界各國纖維藝術家創(chuàng)作熱情的圣地從此沉寂下來。2000年1月,中國高校中第一個纖維藝術工作室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成立,與此同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把舉辦國際纖維藝術展暨學術研討會列為學院發(fā)展的重要議事日程。經過近一年的充分論證和籌劃,“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在新千年之始誕生了。在第一屆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上,來自各國的藝術家聯(lián)名向世界發(fā)布《北京宣言》:“我們曾在洛桑相識,今天我們又在北京相聚。這個夢從洛桑開始,今天則由北京繼續(xù)。我們共同承諾要做架橋者,然而,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架橋,它已超越連接從洛桑到北京的意義。我們?yōu)槲磥淼於ɑA,構筑明天,構筑美好,相互理解,相互砥礪,共同編織、共同分享各國藝術家的智慧和才華……”
本屆參展的報名作品形式多樣、風格各異,集中展示了當代纖維藝術領域內的最新成果,反映了藝術家們求新求變的創(chuàng)造精神,體現(xiàn)出全球文化情境中的相互交流與對話的深度和廣度。高水平作品的集中展示不僅有利于促進纖維藝術創(chuàng)作的良性循環(huán),還為各國藝術家開辟了拓展的視野與放眼未來的窗口。
本屆雙年展初評結果:國外入選作品102件,國內入選作品15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