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雖說A企業(yè)已和當?shù)啬迟u場的采購談好了2009年合同,并將蓋過章的合作合同遞給該賣場采購人員,但沒想到的是其采購部經理和總監(jiān)卻以A企業(yè)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同質化較嚴重、產品包裝不符合賣場規(guī)定為由,拒絕了A企業(yè)產品進場。
這可是A企業(yè)第一次遇到與采購簽好合同,卻又沒辦法執(zhí)行的情況,況且原先與A企業(yè)談判的賣場采購下周就要辭職了。究竟該怎么辦?一時間,A企業(yè)業(yè)務負責人陷入了困惑之中。
任何事的發(fā)生,都有其產生的根源。而要想找問題的解決辦法,就得先找對根源。因此,對于A企業(yè)來說,首先就要搞清楚合同變卦的原因所在。只有弄清楚合同變卦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尋找根本原因
從案例上看,合同僅是A企業(yè)在得到該賣場采購認可后,單方面蓋了章。而該賣場方面并沒有對采購與A企業(yè)所敲定的合同條款蓋章。這就味著,原來該賣場采購所給企業(yè)的一切應允,都是該采購的個人所為,并不具有法律效應。可以看出,該賣場的這個采購其實是在為自己打“小算盤”??由于其個人需求并沒在A企業(yè)得到充分滿足,所以該采購并沒有認真替A企業(yè)去爭取進場這個件事。可能該采購早就做好辭職的打算了,但由于A企業(yè)一直缺乏這方面的警覺,并沒有想方設法在談判過程中接觸上他的上司,終于讓自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很多時候,導致供應商與采購溝通不暢的原因,并不是出在供應商方面,而是出在賣場內部??賣場內部微妙的人事爭斗。而作為供應商的你,此時恰好成了其斗爭的“工具”而已。而這些因素,自然是供應商無法杜絕的。因此,要想避免這種無謂的“犧牲”,供應商就需要提前做好最壞打算,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
從合作誠信上尋找合作理由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那個賣場采購很可能早已有辭職的打算,只不過是想在走之前“撈上一把”而已。所以,該供應商也自然就成了其為自身謀取益的“犧牲品”。因此,作為供應商在找該賣場商洽此事時,可以將該采購的腐敗說出來,以爭取賣場對自己的同情。但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在與賣場高層談及此事時,決不要采取“落井下石”的姿態(tài),將責任全部歸到采購身上。只需向管理層表明自己是一個受害者,完全是出于想跟該賣場做生意的誠意而被采購人員利用了,并盡可能在態(tài)度上求得對方對自己的同情。
也就是說,不要只控訴采購個人,而應上升到企業(yè)的高度。通俗地說,該事件并非一個采購的問題,而事關該賣場的誠信和信譽問題。而賣場的誠信和信譽,則事關所有供應商群體對賣場的合作信心??這才是賣場的“軟肋”所在。
從產品身上尋找合作理由
從根本上講,賣場進不進供應商的產品,以及進哪個供應商的產品,是不愁找不到理由的。因此,作為供應商,你所能做的就是找其現(xiàn)任采購人員和采購經理談,以表明你的誠意和決心。用你的態(tài)度、方案去打動他們。要知道,所謂同質化其實都是賣場的借口而已。從根本上講,同一品類的商品本身就是具有同質化的。
從人員身上尋找合作理由
不要讓采購人員覺得“東西不怎么樣,人也不怎樣”。那樣的話,可就真的沒什么合作機會了。從某種意義上講,雖說組織間的合作是高度理性的,但由于進行組織對接的往往是個體,而個體都是感性的。因此,從感性的個體入手來尋找合作機會,往往是供應商與大賣場建立合作關系的又一個機會。通俗地說,就是要讓賣場感覺到:盡管東西沒什么特色,但合作的人不錯,雙方建立合作還是有希望的。因此,供應商在與大賣場洽談時,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盲目發(fā)火,盡可能從那些容易引發(fā)采購興趣的感性層面去考慮問題。
遇到情況及時補救
首先,就是要第一時間反應,不要還在那里抱怨,問題出現(xiàn)了還是要解決的。其次,就是做好新品進場的計劃書,用可預見的成果來打動采購。這里一定要做詳細的、具體的、可執(zhí)行的進場方案,一來體現(xiàn)你的專業(yè)度,二來可以打消采購人員的顧慮,畢竟進新廠家和新商品對采購人員而言是有風險的,用漂亮的進場方案打動他。
延伸閱讀:
完整的產品進場方案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介紹品牌(我產品是什么)
讓別人知道該品牌的出身、背景
2.介紹新品(我的產品怎樣)
產品研發(fā)的背景(為什么要做這個商品),產品的賣點是如何吸引消費者的,與競爭對手的優(yōu)勢
3.分析賣場該品類(別人是怎樣)
抓出別人的不足,給自己找到切入的機會點(可以從材質、包裝、價格帶、利潤等各方面來分析)
4.新品帶給賣場的利益點(我能給你什么)
品類補充、毛利補充、業(yè)績補充、形象提升等,讓賣場知道該新品可以讓賣場得到什么好處
5.新品進場后會做什么讓賣場滿意(我會怎么做)
明確提出目標:品牌目標、銷售目標、與賣場的結合點
6.需要賣場提供的支持(你要給我什么)
新品數(shù)量、進場時間、進貨數(shù)量、陳列支持、導購員、海報、門店推廣資源等。
--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