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定期在玄武湖畔展示精致漢服。
春天的玄武湖,粉白的櫻花連綿成海,櫻花樹下,幾位身著華美長裙披帛的女孩顯得格外引人矚目,引來許多游人的圍觀……原來是南京女孩小熊和賈童帶著模特在拍漢服時裝照呢。
記者了解到,這些漢服完全是兩個女孩手工制作,每個月都會把新品上網(wǎng)銷售,現(xiàn)在在網(wǎng)上訂購的人已經(jīng)排起了長隊,想要買可得等上幾個月。
漢服讓顧客感到新鮮
小熊向記者介紹,漢服相對于和服和韓服,在國內反而被人了解得最少,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漢服,幾年前在新街口有家小店掛了幾套秦朝的曲裾在門口,路過的人都以為是在賣和服。漢服實際上是從周朝至明朝一直延續(xù)近三千年的漢族傳統(tǒng)服裝,并非特指漢代的服裝。漢服的界定標準是上溯炎黃,下至宋明,以漢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演變而成的一種明顯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集合。小熊做的漢服,主要以五代,唐朝和明朝的款式居多,她說其實和服和韓服實際上都是根據(jù)我們的漢服改變而來,民國時期的女裝也是改良過的漢服,F(xiàn)代人對漢服接觸非常很少,所以人們看到反而覺得有些新鮮。
南唐李后主給了她們靈感
小熊說,一開始和賈童一起做漢服完全是感興趣,因為自己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極為熱愛,大學學的又是服裝設計,很自然地喜歡上了漢服。賈童熱愛古典文學,尤其喜歡李后主的詞,還出版過幾本小說,在對漢服的熱情上兩個人找到了共同點。幾年前第一次給自己做了一套很簡單的漢服,把照片發(fā)到網(wǎng)上后,網(wǎng)友的熱情大大超出了她們想象,有人說“太美了,這就是我想象中的樣子”。
網(wǎng)友的支持成了她倆鉆研漢服的動力,她們開始泡網(wǎng)學習服裝樣式,去年一個夏天,兩人就泡在南京圖書館,為了一件衣服的樣式一看就是一天,資料詳細到內衣,平民服裝,便服和禮服等等。小熊告訴記者,很多衣服的樣式都是在這樣的摸索中慢慢完善?梢哉f每一件漢服都凝聚了她倆的心思和構想。
每件漢服都是一件藝術品
交談中小熊談到了對這些漢服的工藝要求非常嚴格,樣式盡可能的完全模仿,但是用料已經(jīng)大為不同。古時候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布料都是天然的麻,絲以及當時還極為稀有的棉,因為紡織技術的局限,布料都很透明,往往要多穿幾層內衣。而現(xiàn)在的布料有了印花技術,料子也多為化纖,只要穿在單衣外就可以了,在做披帛時還會選擇輕薄的料子,以達到飄逸柔軟的效果。
她們需要的大部分布料是從山西路或金橋的布料城淘來的,但是因為現(xiàn)代料子上的花樣和古代有很大差別,漢服上的花式要求很大,往往買不到特別中意的,她們也會用專業(yè)的紡織顏料自己畫上想要的花式。而對于顏色要求非常高的小熊,為了追求效果還會自己在工作室里染色。而除了這些可以DIY以外,女裝里的各種頭飾她們也是自己制作。
每月做20套還供不應求
小熊介紹說,她們在網(wǎng)上買漢服的時間并不長,也就一年左右,但是一推出就受到許多人的喜歡,全國各地的定單紛紛到來,讓她們也有些應付不過來。因為這些漢服每一套都是原創(chuàng)設計,不會多做,價格在四五百元到1000多元不等,現(xiàn)在每個月大概能做20套漢服,但還是沒法跟上訂單。
近幾年的漢服復興運動十分流行,全國各地都有各種漢服組織經(jīng)常進行一些傳統(tǒng)活動,讓很多人了解了漢服。小熊說她的一個白領朋友有次就穿著漢服去寫字樓上班,同事驚訝之余都會夸她很漂亮,而小熊她們自己也會身著漢服參加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如春節(jié)、花朝節(jié)等,下周還準備參加中國傳統(tǒng)女兒節(jié)上巳節(jié),無論走到哪里都成為一道風景。
-- 來源:揚子晚報